纪姓的来源?

penny 2024-06-24 03:09:57
最佳回答
一、姓氏源流  纪(jǐ)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姜姓。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西周初年,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个后代于纪(在今山东i省寿光县东南),建立了纪国,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所灭,纪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纪。  2、1、上古有纪族,伏羲氏之臣有纪侗,即其族。舜未为帝时,有师名纪后,也是古纪族后人。  二、迁徙分布  纪在**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但是在**是第七十一大姓。纪姓是炎帝的后代,传说纪姓先祖在纪地(今山东寿光南纪台村一带)建立诸侯国纪国,在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攻灭,纪国的公卿后代遂以国名“纪”为姓,以做纪念。纪姓后来在甘肃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望。唐宋间,纪姓向沿海迁移,明清时候,更进一步向**迁移,逐渐发展成为大姓。  三、历史名人  纪 昌:纪昌者,又学箭于飞卫……著有《列子·汤问》 。  纪 信:今四川省关文镇扶龙村人,起兵抗秦,为部将。汉王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项羽率兵**河南荥阳月余,城内粮缺,朝不保夕,将士也筋疲力竭,汉王十分着急。五月,将军见情况危急,便对汉王说:“事急矣,臣请诳楚。”在征得汉王同意后,由陈平写了一封诈降书,送与项羽,说汉王今夜便出东门投降。半夜,城中两三千妇女从东门鱼贯而出,络绎不绝,楚兵都拥至东门看热闹,汉王乘机与张良、陈平、、夏侯婴等数十骑从西门逃出。天明,扮汉王乘龙车出城受降。项羽发现被骗,下令将士齐集火炬,烧毁龙车,全然不惧,于烈火仍大骂项羽的残暴。纪信死后,被葬在荥阳城西孝义堡。建立汉朝后,特在他的家乡置安汉县(今),以资纪念。后人感其英勇忠义,把纪信诓楚的史实编成戏剧《纪信替死》,搬上舞台演出,使之名昭千古,同时,亦把纪信的家乡安汉,称之为“忠义之邦”。  纪 昀:字晓岚,晚号石云。清朝河间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官至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他贯通儒籍,旁及百家,任《四库全书》总纂,校订整理,每书悉作提要,冠诸卷首。未著录者则为存目。主持编纂工作20余年,一生精力,备注于此。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书7种。  纪 政:女,**人。在竹南中学时,首次代表原校参加运动会,夺得跳高金牌。高二时,以体育成绩特优,获“”准许出国深造。1963年赴美,1973年毕业于美国加州工艺大学,获体育学士学位。1974-1975年任美国加州瑞德兰大学男子、女子田径教练兼女子体育组主任。1976年返台,任“**田径协会”总干事。1980年当选“立法委员”。1983年再次当选“立法委员”,并任启智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纪政在1970年6-7月间,先后6次破、1次平短跑世界纪录,被誉为“东方羚羊”。.  纪青女:小字阿男。明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人。 其夫早丧,映淮不再嫁,以守节闻。  纪玉良:海京剧院老生演员,生于1917年,卒于2002年,原名纪云峰,曾用名纪应甫,祖籍北京。他自幼酷爱京剧,中学时代向魏公陶学戏,1936年拜为师学老生,1937年下海,边习艺边演出,期间向陈秀华、瑞德宝、张少甫等学艺。1940年与李玉茹、王金璐等中华戏校毕业生搭班赴沪,改名纪玉良。后又与李世芳、、张君秋、、言慧珠、童芷苓等先后同台。1951年参加上海人民京剧团,1955年并人上海京剧院,1971年调到上海“五·七”京训班任教,1978年调回上海京剧院一团。纪玉良宗谭学马,嗓音宽亮,擅演剧目有《将相和》、《武家坡》、《辕门斩子》、《大·探·二》等,现代戏《智取威虎山》中的少剑波为其首演。  **:原**中央**局委员,**副**。  纪兆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江苏邳州市大胡楼人。毕业于**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员.  纪荣旭:河南省林州市横水镇东赵村人,1916年生,1938年赴延安参加**,入**军政大学学习,后编入**,任排长。指导员等职,后担任**《江淮画报》记者,解放战争参加渡江战役。**胜利后,任青岛警备区保卫科长、**军事**院长。1964年转业到山东省无线电厂任**。1990年12月去世。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天水郡:天水古称秦州。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汉设陇西郡、北地郡置天水郡。《水经注》载:“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秦州志》记载:“城前有湖,冬夏无增减,天水取名由此湖也”。  高阳郡:东汉桓帝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后废。晋泰始初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省蠡县南),相当今河北保定市、清苑、高阳、博野、蠡县等地。北魏改为郡,还治高阳。隋开皇以后废。  平阳郡:汉置平阳郡,治所现在山西省临汾市。  2、堂号  高阳堂:原是黄帝孙子颛顼的名字(黄帝→昌意→高阳),汉朝时设有两个高阳县,一属幽州涿郡,二属徐州琅邪郡。晋武帝泰始元(265年)立高阳为郡国,管辖地区在河北省高阳县一带。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李姓的由来?
    • 2024-06-24 22:39:02
    • 提问者: 未知
    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以李树为图腾。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后因理征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并以李树为神树,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入李白家有桃李园,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李姓,据2010...
  • 姥姓的来历
    • 2024-06-24 20:28:54
    • 提问者: 未知
    姥山实为化名,是由“陷巢州”传说化得。乡贤李鸿章曾自问自答:“山曷以姥名?按《寰宇记》:巢湖将陷,有巫妪前知,南走得免。后人神之,立庙以祀。今湖中姥山庙尚存。...
  • 辜姓的由来
    • 2024-06-24 23:57:22
    • 提问者: 未知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江南道大民不聊生。林正悯民饥苦,不及禀奏朝廷,便毅然下令开官仓放粮赈济饥民。当地豪绅乘机构陷,事闻于朝,唐太宗起初大怒,诏令将林正逮捕下狱法办。江西百姓闻讯,不忍林正蒙受冤屈,联名上万民表与朝廷,代其辩冤。唐太宗派人调查,方知林正真的是个清官,是坏人对他罗织构陷,便即下诏放林正出狱,并传他上京陛见。陛见之后,唐太宗先对林正进行一番抚慰,又自我检讨,说:“卿乃无辜受罪,...
  • 丁姓的来源,丁姓的族谱,丁姓的祖先,丁姓的名人 。
    • 2024-06-24 23:37:17
    • 提问者: 未知
    秦汉时期,丁姓发展很快,在河南、江苏、河北、陕西、广西、湖北等地已有**。三国以后,丁姓在江浙皖赣地区繁衍迅猛,唐朝...丁颖 广东省高州人,现代农学家、水稻专家。...
  • 纪姓氏来源谁知道
    • 2024-06-24 02:24:45
    • 提问者: 未知
    一、姓氏源流 jǐ)姓源出: 1、出自姜姓。据《姓纂》,《通志.氏族略-以氏》所载,西周初年,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个后代于纪(在今山东i省寿光县东南),建立了纪国,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所灭,纪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纪。 2、1、上古有纪族,伏羲氏之臣有纪侗,即其族。舜未为帝时,有师名纪后,也是古纪族后人。 二、迁徙分布 纪在**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但是在**是第七十一大姓。纪姓是...
  • 楼姓 起源
    • 2024-06-24 14:59:59
    • 提问者: 未知
    (1)楼、娄同源于姒姓,黄帝历五世而生禹,禹治水有功而赐姓姒,受舜禅让而称帝.子启建夏朝.禹14世孙桀无道,夏为商所灭。其子仲和仲礼避祸于会稽,改姓娄.周灭商后,武王追封先帝后裔,得禹36世孙云衢公,曰:无木不成楼,犹无水不成源也!举为谏议齐侯,封于杞(河南杞县)。以主夏祀,号东楼公。子孙遂以楼为姓。 (2)古代少数民族姓氏,东汉时,白马羌豪有楼氏; (3)南北朝时,北魏有盖楼氏、贺楼氏,入中...
  • 菅姓的由来
    • 2024-06-24 16:04:23
    • 提问者: 未知
    菅姓氏来源: ①左传云:春宋国有食采于菅,其后名;宋有菅地,当以氏。 ②《**姓氏辞典》(陈明远 汪宗虎主编):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有大夫食采于菅邑(在今山东省单县北),其后以邑名为氏。 ③《当代百家姓》(王大良编著):菅姓是一个出自古代地名的姓氏。相传,在春秋时期的宋国境内有一个被称为菅的地名,其地约在今山东金乡、成武交接处一带,后来变为鲁国管辖,并成为一位大夫的食邑,这位食邑于菅的大夫大约出自...
  • 沙姓的起源
    • 2024-06-24 22:37:12
    • 提问者: 未知
    一、 来源由四 1、出自,是汤王的后裔。末年,殷纣王庶兄开名启)被封于微,世称。武**商后,封微子于商丘,建立宋国。微子的后裔有沙姓。 2、出自神农氏,为炎帝之后。炎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臣夙沙氏。 3、出自沙随氏。古代诸侯公爵。凡失国或没爵后,即称为公沙氏或沙随氏。其后省为沙氏。 4、历史上的百洛国(在今**)有沙氏。 沙姓望族居东莞、汝南(今河南汝南东南60里)。二、 郡望堂号 堂...
  • 仇姓的渊源是什么?
    • 2024-06-24 21:50:37
    • 提问者: 未知
    仇姓源出殷末三公之一的九候(一说为九吾氏)。夏代时,九吾氏为诸侯,商代为九侯国,取代夏时的部落。商朝末年,纣王杀九侯。其族人避居各地,以国名加“人”字偏旁为仇氏,世代相传至今。另外,传说大禹后裔子孙有九人偕同入闽,居于大诏(今福建 诏安),殁后为神,人称其为九侯,分别葬于诏安县东北...
  • 汪姓 的来历 和渊源~~~历史
    • 2024-06-24 10:55:29
    • 提问者: 未知
    一、出自汪芒氏 商时有汪芒国,国君为防风氏,漆姓,守封禺之山。《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汪姓“出自古诸侯汪芒氏后裔”,《通志·氏族略》也说:“商代有汪芒(又作汪罔)国,其人以国为氏。”相传汪芒是巨人之国。防风氏身高三丈。当时大禹在会稽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迟到了,结果被大禹处死。国人后来迁居湖州的山里,称汪芒氏。战国时楚国灭越,汪芒氏也被攻破,后来逃到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改姓汪氏,即安徽汪姓。 二、出...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