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的诞生及其原理

街头日记 2024-06-26 10:40:51
最佳回答
1锂离子电池的优势①电压高传统的干电池一般为1.5v而锂原电池则可高达3.9v以上。 ②比能量高,为传统锌负极电池的2~5倍。 ⑧工作温度范闱宽,锂原电池一般能在-40-70度下工作, ④比功率大.可以大电流放电, ⑤放电平稳,大多数锂一次电池具有平稳的放电曲线。⑥储存时间长,预期可达10年。 2锂离子电池的研究 因此在锂原电池的推动下,人们几乎在研究锂原电池的同时就开始可充放电锂二次电池的研究。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截至2006年2月25日,全球人口已经达到了65亿,估计到2012年10月18日将达到70亿,而地球资源有限,因此迫使人们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而采用充电电池是有效途径之一,从而推动了锂二次电池的研究和发展。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铅、镉等有毒金属的使用日益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可替代传统铅酸电池和镍镉电池的可充电电池。锂二次电池自然成为有力的候选者之。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各种电子产品向小型化发展,如便携电话、微型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的推广普及,而小型化发展必须伴随着电源的小型化。传统铅酸电池等的容量不高,因此也必须寻找新的电池体系。锂原电他的优点使锂二次电池成为强有力的候选者。 3锂离子电池的成长在20世纪80年代未以前,人们主要集中在阻**及极其合金为负极的锂二次电池体系。但是在充电的时候,由于**电极表现的不均匀(凹凸不平)导数表而电位分布不均匀,从而造成锂不均匀沉积。该不均匀沉积过程导致锂在一些部位沉积过快,产生树枝一样的结晶(枝晶)。当枝晶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一方面会发生折断,产生‘死锂”造成小可逆的锂;另一方面更严重的是,枝晶穿过隔膜,将正极与负极连接起来,结果产生短路,生成大量的热,使电池着火,甚至发生**,从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exxon公司研究的l i//t**2体系。尽管exxon公司未能将该锂二次电池体系实现商品化,但是它大大推动了锂二次电池的研究和发展。后来加拿大成立moli公司该公司的正极材料为mos2.负极为**,尽管该公司初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教益,但是1989年的起**事件导致该公司破产,后来被日本企业收购。这些公司之所以没有能够取得根本性的市场胜利,是由于没有根本解决以**或其合金为负极的锂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安全问题,因为①如上所述,在充电过程中,锂的表而水司能非常均匀,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枝晶的生长问题,从而不能从根本解决安全陷患;②**比较活泼,很容易与非水液体电解质发生反应,产生高压,造成危险。 4锂离子电池逐渐成型 1980年,goodenough等提出以氧化钴锂(licoo2 )为正极材料的锂充电电池,揭开锂离子电池的雏形。1985年发现碳材料可以作为锂充电电池的负极材料,发明了锂离子电池1986年完成了锂离子电池的原形设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moii公司和sony公司发现用具有石墨结构的碳材料取代**负极,正极则采用锂与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如氧化钴锂(licoo2)。这样构成的充电电池体系可以成功地解缺以**或其合金为负极的锂二次电池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在能量密度上高于以前的充放电电池。同时由于**与石墨化碳材料形成的插入化合物( intercalation compound) lic6的电位与**的电位相差小到0.5v。电压损失不大。在充电过程中,锂插入到石墨的层状结构中,放电时从层状结构中跑,该过程可逆性很好,组成的锂二次电池体系循环性能非常优良。另外,碳材料便宜,没有毒性,目处于放电状忐“在空气中比较稳定避免活泼**的使爪和枝晶的产生,明显改善了循环寿命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全问题。因此在1991年,该一次电池就实现了商品化。 5锂离子电池的命名 按照经典的电化学命名规则,充电电池的命名应该是正极在前、负极在后,这样该电池体系应该命名为“氧化钻锂-石墨充电电池”。但是这对于普通老白姓而言,不容易记,因此应该有个简单的名字。由于充放电过程是通过锂离子的移动实玑的,日本人便蚍此为理由,命名为“lithium ion battcrv”,因此我国便将其称为“锂离子电池”。对于该电池体系的命名而言,不应该求全责备,因为单从名字上不可能对其性质有所了解,但是该命名从另外一种意义上反映了知识的原刨性。在**,电池界和普通老百姓更是将“锂离于电池”简称为“锂电”。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原理(以石墨为负极、层状复合氧化物为正极为例)也可以简示如图1-1。 6上市采用过程 在正极中(以licooo2为例),li+和co3+各自位于立方紧密堆积氧层中交替的八面体位置,充电时,锂离子从八面体位置发生脱嵌,释放 一个电子。co3+氧化为co4+;放电刊,锂离于嵌入到八面体位置,得到个电子。co4+还原为co3+。而在负极中,锂插入到石墨结构中后,石墨结构与此同刚得到 一个电子,电子位于石墨的墨片(graphene)分子平面上,与锂离子之间发生一定的静电作用,因此锂在负极中的原子大小比在正极中要大,在多种有关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中,图1-1也可以作为一个比较客观的简单示意图:在“锂离子电池”命名以前,也有人将该种类型的锂二次电池称为‘摇椅电池”认为锂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来回摆动,事实上,该称呼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明,而不是真实的反映,因此该称呼在1994年以后就基本上市采用了。 end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18650的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吗
    • 2024-06-26 09:45:11
    • 提问者: 未知
    18650锂电池优点1.容量大18650锂电池的容量一般为1200mah~3600mah之间,而一般电池容量只有800左右,如果组合起18650锂电池来成18650锂电池组,那18650锂电池组是随随便便都可以突破5000mah的。2.寿命长18650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很长,正常使用时循环寿命可达500次以上,是普通电池的两倍以上。3.安全性能高18650锂电池安全性能高,不**,不燃烧;无毒,无污...
  • 锂离子电池股票有哪些?
    • 2024-06-26 23:39:32
    • 提问者: 未知
    热压的,生产速度快,也美观,就是承重差些。车缝的,承重好些,其他差不多哦。热压的成本低些。
  • 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将会如何发展?
    • 2024-06-26 23:56:59
    • 提问者: 未知
    2016-01-13 国内隔膜的总体技术水准落后,动力电池隔膜方面差距更大。国内的产品差距主要...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隔膜的项目已处于产业化初期,但此技术路线尚未获得市场检验。...
  • 中科院哪个所锂离子电池研究的好
    • 2024-06-26 20:46:30
    • 提问者: 未知
    当然提物理所了,还有成都有机所,上海治金所也行。
  • 锂离子电池用于什么设备?
    • 2024-06-26 15:10:53
    • 提问者: 未知
    锂离子电池分为3c锂电池和动力锂电池,3c锂电池主要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类、通讯类、计算类电子产品用的电池。动力电池则是电动车用的电池。在3c锂电池的应用中,需要特别注意不能过充、过放,以免造成短路、**的危险,还会损坏电池寿命。3c锂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
  • 锂离子电池隔膜pp膜与pe膜的区别?
    • 2024-06-26 03:09:05
    • 提问者: 未知
    两者的熔点不同。1、聚乙烯(pe)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 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
  • 锂离子电池干法隔膜和湿法隔膜的区别
    • 2024-06-26 18:15:39
    • 提问者: 未知
    楼上许多很专业的,补充几个吧。干法不需要萃取这个,成本较湿法较但是干法隔膜的成孔特征是像卫生纸那样的单向拉伸成孔,而湿法隔膜的成孔特称是像海绵那样。如果您看过电镜图片的话就会发现差距明显。
  • 锂电池
    • 2024-06-26 09:43:27
    • 提问者: 未知
    最好的莫过于日本品牌:三洋,索尼。国内好的品牌像比克,力神等。
  • 锂离子电池用铝塑膜企业哪个更好
    • 2024-06-26 00:04:19
    • 提问者: 未知
    锂聚合物电铝塑膜,就像饼干压缩包装一样面是铝塑膜卷绕起来起来目前国内的聚合物电数仅仅是软包电池,采用铝塑膜做外壳,但电解液并没有改变。这种电池同样可以薄型化,其低温放电特性比聚合物电池更好,而材料能量密度则与液态锂电池、普通聚合物电池基本一致,但因为使用了铝塑膜,因此比普通液态锂电更轻。安全方面,当液体刚沸腾时软包电池的铝塑膜会自然鼓包或破裂,不会**。
  • 锂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一样吗?区别在哪?
    • 2024-06-26 21:16:48
    • 提问者: 未知
    锂电池分为锂金属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几种,不过基本上可以把锂离子电池看作就是锂电池。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