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知凡”的出处和典故

坨坨_6002 2024-05-31 09:29:48
最佳回答
读过的人都知道“明夷”是之一。“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是一条爻辞,但过去两千多年间没有一个人正确地解释出“明夷”的意思。到了现代,学者们根据考古和古文字资料,才弄清“明夷”原来是“**”。  楼主改个名字好吗?  作者: 60.190.131.* 2007-8-29 13:00 回复此发言  --------------------------------------------------------------------------------  43 回复:明夷赋(原创)  箕子被周武王封于**.  不过"明夷"怎么跟**扯上了? 根据"明夷"的卦象,明就是日,"明夷"就是明在地中而已,比喻天下无道的时候,比如纣王暴虐,箕子装疯而免于一死.  作者: 220.190.26.* 2007-8-29 13:39 回复此发言  --------------------------------------------------------------------------------  52 回复:明夷赋(原创)  说“箕子既适**”,说箕子“走之**”,与“箕子之明夷”一致。箕子出走**,留下卜辞,采入,正说明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箕子**地域北达今吉林省境内,在长白山以南是事实。汉、晋以当时的情况注解**地望,都把箕子放在了**半岛,与箕子**在辽西的史实不符。**正史、辞书都提到“箕子**”,作为**历史的一部分,错了!其实这是**的事。  张华:“箕子居**,其后燕伐之,**亡,入海为鲜国师。”这段记载清楚地表明了**的变迁。箕子**灭亡的原因是“燕伐之”。:“自始全燕时,尝略属真番、**,为置吏,筑障塞,秦灭燕,属辽东外微。”燕夺取**,**侯逃到**半岛,才有“入海”之说。箕子后人去**半岛是在战国时代,而不是公元前11世纪。**半岛与**有关的文物集中出现恰在战国时代。如果箕子在商末周初去**,必然会留下丰富的文字证据,事实上没有。近人以为“鲜”字是出自日本人的蔑称,据知道“鲜”字很早就为国名,与“朝”、“韩”同为古老的国族称号。  “**”这个**本来在**,后来随箕子后裔迁往**半岛。这说明,“明夷”这个封国的名号等同于“**”这一国名。因为爻辞记载箕子决定去**的整个经过,不能割裂开来分析。孔子对明夷封的解释已经脱离“箕子去**”这个史实,义理之学不失为一套完整的理论,其根基却是不牢的。古往今来,不计其数的人们曲解了爻辞和卦辞,不知他们算的卦还准不准?  作者: 60.190.131.* 2007-8-31 16:11 回复此发言  --------------------------------------------------------------------------------  53 回复:明夷赋(原创)  卦对于"明夷"一词的解释。  明夷:①鸟名。"明夷于飞,垂其翼"。(爻辞。以下只注爻题)据考证"明夷"即鸣夷鸟 ,又称鹈鹕。是一种水鸟,嘴长而阔。②鸣弓。即拉弓射箭。"夷"有弓义,故从大从弓。"明"通"鸣"。"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爻辞)。(在南边猎区拉弓射箭,获得一只大头猛兽。)③一种大弓的名字。"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爻辞)。(一出门庭就找到了制"明夷"的心木,回到左室开始制作。)④国名。"箕子之明夷"(《六五》爻辞)。之,到也。即箕子到明夷国。"箕子之明夷"一语,还含有把"明夷"作为历史典故来解的用意。因为"箕子之明夷",实乃商、周史上值得一提的著名大事件。⑤日入于地明夷。"夷"作灭,"明夷"即"明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上六》爻辞)。(不光明了,夜幕已经降临。太阳从东方升起,现在下山入地了。)  -------  箕子是中华文化第一子。  关键词:箕子  箕子作为儒家前驱,其思想上启大禹,下开周公“明德保民”和孔子的“仁”。其经历正如韩愈在《箕子碑》里面所说:“正蒙难”;“法授圣”;“化及民”。  1、“正蒙难”是说他在隐居时心忧天下,以“箕子操”来寄情书怀;  2、“法授圣”是说周武王灭商后向箕子咨询治国大道,箕子以洪范九畴传授之;  3、“化及民”是说箕子在**建立东方君子国。  1、“正蒙难”  u   思想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见微知著。当一个**一个民族衰象初显的时候,外表上轰轰烈烈,其实内囊却上来了,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史记宋微子世家载“纣为象箸而箕子唏”,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夫商之季世,纪纲之废,道德之堕极矣。”(王国维语)商朝的灭亡决不单单是纣王一个人的过失,而是整个**民族沉迷在令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堕落习俗里面去了,如历代王朝末世一样。  当有人劝他离开殷商另谋高就。他说,我如果这样去做,是在“彰君之恶”和“自说于民”。于是,箕子佯狂而独自一人隐居在箕山,闲暇时候借乐曲《箕子操》抒发自已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心情。当纣王闻知箕子近况,遂囚禁在今天一个名叫“箕子台”的地方。箕子台在今河南西华县。箕子在那个地方构思出洪范九畴的伟大思想。  2、“法授圣”  当周武王以“小邦周”打败“大邑商”后,曾经恭恭敬敬诚惶诚恐地不耻下教于箕子。箕子就把洪范九畴治国大道传授给周武王。  艺术**   这个洪范九畴在**思想史的地位实在不得了。它阐述了行政方式、行政准则及行政决策方式,是一部**历代**王朝的行政**,对于****社会形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奠定了阴阳五行说的基础,提供了**人传统思维的框架。  艺术**   从洪范九畴的内容看,它涵盖了对自然世界、人身、行为、治国安民、政纲、天文、历数、根本大则、做人德性、气候征象、祸福种类等等人生实践内容的全部,但它决不是西方认识论意义上的知识,而是完全出于实用目的的一种经验积累。洪范九畴其实是就社会**秩序对君王说话行为的经验总结。陈来在《儒家思想的起源》一文中说,“**上古的天启文献竟然全部集中于社会事务,这不能不说华夏族特有的一种文化态度和文化精神。”  社会秩序的得治是“洪范九畴”提出的真正目的,这与亚里斯多德提出范畴理论的本体论目的可谓是天壤之别。就目的的思维特征言,亚里斯多德范畴理论的提出,是出于一种“纯知识”的兴趣和好奇。而“洪范九畴”的提出则是出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实用性需要。  从方法的角度看,亚里斯多德对范畴的获得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自觉的反思,在思维上具有思辩色彩,一种远离人生感觉经验的纯理性态度。这反映在范畴篇前四章内容。相反,洪范九畴是**人对人生、社会实关怀而求得的经验知识。“这些分类的标准是经验,故可视为经验的综合。”(成中英)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西方思维方式是本体、语言、逻辑三位一体的,而**的传统思维方式则是社会、实用、经验的三位一体的。所谓**古代“四大发明”其实就是这种思维下的“杰作”。  箕子作为思想家最伟大的地方在于首次提出“社会公正”的**哲学,并且寄希望于“开明君主制”。“五曰皇极......皇极,皇建其有极......毋偏毋颇,遵王之义。毋有作好,遵王之道。毋有作恶,遵王之路。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党毋偏,王道平平。毋反毋侧,王道正直......凡厥庶民,极之傅言,是顺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史记宋微子世家)在这里箕子阐述了“王道正直”的精神史观。“皇建其有极”就是要国君建立治国的典范,这个典范就是“王道”(即遵王之道、遵王之路、遵王之义)。后人释“皇”为大,释“极”为中,又云:“大中之道,大立其有中,谓行九畴之义。”  3、“化及民”  在那次两人高峰会面之后不久,周武王把**作为箕子的封地赏赐给他。箕子来到自己的封地后除了颁布实施具有宪法性质的“八条之教”外,教民耕作建立“箕田”、教民礼仪。今天**穿衣喜欢白色,就是“殷人尚白”这一习俗的延续。     “殷道衰,箕子去之**,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汉书地理志)  “昔箕子既适**,作八条之教以教之,无门户之闭而民不为盗”(三国志魏书东夷传)  多年以后那个春天,箕子朝周。路过当年故都废墟,不禁悲怆凄然之情油生,作诗《麦秀歌》: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artx/guoxue/25943.html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哪里
    • 2024-05-31 08:57:25
    • 提问者: 未知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典故出自范仲淹。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
  • 庄子和惠子的故事
    • 2024-05-31 03:16:19
    • 提问者: 未知
    1、子非鱼,安知鱼2113之乐 庄子与惠5261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4102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1653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 “胜天半子”有什么典故?
    • 2024-05-31 09:46:09
    • 提问者: 未知
    “胜天半子”有什么典故?典故:西庄有个棋痴,人都称他混沌。他对万事模糊,惟独精通围棋。但他真正的苦处...南三十里有个官屯小村,住着一位小学教师,是从北京迁返回乡的。...
  • 皮猴子的典故
    • 2024-05-31 17:11:58
    • 提问者: 未知
    银行行长向“皮猴子”低头 1935年6月的一天,当时的北京**银行行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我是李长谦,存在你们银行的那笔款子我要支取,请马上准备好!放下电话后这位行长...
  • 善辩典故
    • 2024-05-31 11:14:50
    • 提问者: 未知
    善辩典故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大量资料证实,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认为**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
  • 塔山的典故
    • 2024-05-31 09:02:34
    • 提问者: 未知
    相传昔有仙人弈碁其上,亦名碁山,演音奇山。游乐城景区东携烟台大天山,西牵烟台南山公园,如同一道天然绿色屏障,将繁华的市区揽护怀中。塔山自然风光秀丽,有着浓厚的宗教、民俗文化底蕴,加之紧邻市区,交通方便,开发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1993年,塔山集团公司开始投资兴建塔山...
  • 谁知道团结统一的历史典故
    • 2024-05-31 17:47:04
    • 提问者: 未知
    典出>:吐谷浑的首领阿豺有二十个儿子。一天,阿豺对他们说:“你们每人给我拿一支箭来。他把拿来的箭一一折断,...后人用“阿豺折箭”的这个典故告诉人们,团结就是力量。
  • 成语故事和典故有区别吗
    • 2024-05-31 02:52:12
    • 提问者: 未知
    1、典故,必须是现代以前的;寓言故事则古代代故事都可以。2. 典故,无论是真实发生过史,还是古代人讲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著名的词句,都可以算“历史典故”,历史典故的范畴大;寓言故事必须是虚构的故事,真实发生的事情不能算,但古代、现代虚构故事都可以,范畴小。3、寓言故事,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是指为启发讲理而编...
  • 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典故是如何而来的?
    • 2024-05-31 20:02:19
    • 提问者: 未知
    渔樵向答是宋,邵雍和樵夫的故事,也就是渔翁和樵夫一问一答的方式,阐述易理 ...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
  • 王安石故事的轶事典故
    • 2024-05-31 10:53:56
    • 提问者: 未知
    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使其夫妇破镜重圆。有人告诉王安石的夫人,说她丈夫喜欢吃鹿肉丝。在吃饭时他不吃别的菜,只把那盘鹿肉丝吃光了。夫人问,你们把鹿肉丝摆在了什么地方?大家说,摆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调换了一下,鹿肉丝放得离...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