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涨价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Lemon 2024-05-31 09:50:46
最佳回答
农产品价格上涨是否货膨胀?这是多年来国内外学争议较大的。如美国经济学家garner教授认为大宗商品价格是通货膨胀的先行指标,原因在于大宗商品期货市场提高了交易效率,使大宗商品价格变动能够灵活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变化。而另外两个美国学者pindyck和rotemberg教授则认为,宏观经济或货币因素会引发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我国学者卢锋、彭凯翔利用均衡修正模型对我国1987-1999年粮价变动与通货膨胀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发现通货膨胀与市场粮价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因此是通货膨胀影响粮价变动,而不是粮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从我国的实际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判断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根据现行统计方法,其中食品价格所占的权重为33.6%。显然,食品价格或其代表性商品价格变动对cpi具有直接影响。通过计量模型评估农产品价格变动对cpi、农民增收和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价格上涨处于合理范围,不会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全年涨幅有可能达到4.5%-4.6%。数据显示,2007年8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6.5%,直接诱因是食品大幅涨价,食品价格上涨达18.2%。而非食品价格和服务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分别只有0.9%和1.8%,显然对cpi影响较小。由此可以判断,cpi上涨是典型的结构性上涨。而在选择的粮食、油脂、肉禽等反映粮食价格的代表商品中,只有猪肉价格对前期cpi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分析,假定除猪肉之外的其他农产品价格不变,若以2007年8月为基期,则猪肉价格每上涨10%,就会推动cpi上涨0.5%。因此,2007年8月cpi上涨6.5%,其中有3.6个百分点由猪肉价格上涨推动,猪肉价格上涨对cpi上涨的贡献达54.7%。  但是,农产品价格上涨不会推动cpi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若将cpi作为通货膨胀的预警指标控制在一定范围,可以根据模型测算猪肉价格涨幅的调控上限。如表1所示,假定将2007年12月cpi预警指标控制在8%,以2007年8月为基期,12月猪肉价格涨幅须控制在101%的水平(相当于猪肉涨价前2006年11月价格的3.5倍),月均涨幅不能超过19%,依此可分别计算其他预警方案下的猪肉价格涨幅调控水平。而实际上,2007年11月猪肉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60%,远远不及调控的上限水平。可见,现阶段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处于合理范围,对cpi上涨的影响仅具结构性特征,并不是推动通货膨胀的根本因素。(表1)  对cpi影响显著的猪肉价格,受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影响较大。分析显示,玉米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5个月前的玉米价格(考虑生猪出栏大致为5个月,同样滞后5期也是模型多次试验的结果)每上涨10%,就会使现行猪肉价格上涨5.3%。而大豆价格则对猪肉价格具有即期影响,大豆价格每上涨10%,猪肉价格上涨7.8%。  对猪肉价格有直接影响的大豆价格,由于市场化、国际化程度较高,既受国内其他农产品价格变化的影响,也对国际市场变化反应比较敏感。如玉米价格每上涨10%,大豆价格将上涨4.8%;猪肉价格每上涨10%,拉动大豆价格上涨0.7%;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上涨10%,国内大豆市场价格相应上涨0.5%。  与此同时,不同品种农产品之间的价格波动存在传导性和同步性,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当一种农产品价格波动时,将影响到其他农产品的价格预期,所有农产品价格都将发生波动。因此,猪肉价格作为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先导,带动了粮油价格的上涨,进一步推动整个食品价格的全面上涨,使cpi持续攀升。  价格上涨,使农民农村居民人均月增收217元。  这一轮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增收有多大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如果农产品价格不上涨,即保持在涨价前2006年11月的水平,2007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894元,而**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现金收入为2111元,这意味着,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月增收217元,增长11.5%(表2)。若通过直补等措施使农民人均增收217元,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1600亿元,相当于2006年**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一半。(表2)  相比而言,2006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1800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12%。如果农产品价格不上涨,2007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仅1894元,比2006年同期只增长5.6%。显然,这一轮农产品涨价,使农民在2007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增收17%。  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月增加58元。  同样,我们可以估计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城乡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如表3显示,2007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实际消费支出1286元,而若农产品不涨价,则消费支出为1166元,可见,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120元,平均每月增加20元,增长10.3%。城镇居民2007年上半年人均实际消费支出4830元,比农产品不涨价的情形下多支出350元,平均每月增加支出58元,增长7.8%。  农产品价格波动新趋向  这一轮农产品价格属于恢复性上涨,尽管推动了前期cpi的结构性上涨,但目前仍处于合理范围。从全局上看,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今后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位运行,也将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趋势。因此,必须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新特点和新趋向:  新一轮农产品价格波动首先由猪肉价格上涨,带动禽、蛋、水产以及粮食等食品价格全面上涨,带有明显的恢复性特征。这既有国际价格上涨的传导作用,也有农产品生产成本上升的推动影响;既是农产品需求结构升级拉动的必然趋势,也是动物疫病等突发因素影响的结果。  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全年涨幅达4.8%。前期cpi上涨的直接诱因是食品价格大幅上涨,而非食品等价格涨幅保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具有典型的结构性特征。其中,猪肉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猪肉价格每上涨10%,就会推动cpi上涨0.5%。如2007年8月cpi上涨6.5%,其中有3.6个百分点由猪肉价格上涨推动,猪肉价格上涨对cpi上涨的贡献达54.7%。若想将cpi控制在8%以下,则猪肉价格涨幅不能超过猪肉涨价前2006年11月价格的3.5倍,月均涨幅不能超过19%。而实际上,2007年11月猪肉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60%,远远不及调控的上限水平。因此,现阶段猪肉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处于合理范围。  不同品种农产品之间的价格波动存在典型的传导性和同步性,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如对cpi影响显著的猪肉价格,受玉米、豆粕等饲料价格影响较大。其中,玉米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具有滞后效应,5个月前的玉米价格每上涨10%,就会使现行猪肉价格上涨5.3%。而大豆价格则对猪肉价格具有即期影响,大豆价格每上涨10%,猪肉价格上涨7.8%。另一方面,玉米价格每上涨10%,也将使大豆价格上涨4.8%;猪肉价格每上涨10%,则会拉动大豆价格上涨0.7%。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促进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必须切实让农民真正分享价格上涨的好处。2007年上半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村居民人均增收217元,比不涨价增长11.5%,相当于中央财政补贴农民1600亿元。这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支持力度的同时,也要善于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杠杆来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六大调控建议  当前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实现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保持其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大局的基础,这在当前新形势下,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切实改善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继续在重点地区、对重要粮食产品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提高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  第二,强化农产品市场调控的物质基础,提高应对市场波动的调控能力。将粮食、猪肉等重要农产品储备体系作为宏观调控的关键手段,加大支持力度,优化储备结构和区域布局,完善储备吞吐调节机制,采取投资、补贴支持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建立以企业为载体的重要农产品商业储备体系。同时,要强化**保障食品供给的责任,加强食品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第三,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形势和变化趋势,完善农产品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制度,增强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正确引导和稳定全社会对农产品的价格预期,是目前最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第四,建立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的进出口战略机制,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完善进出口调节机制,促进国内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求的基本平衡。  第五,加强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让农民真正分享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好处。要加快推进大中城市和集中产区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加强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全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新品种,加强农产品市场风险管理。  第六,对受涨价影响较大的城镇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要通过提供财政补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等方式,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人民币贬值对于**经济和人民生活有什么影响
    • 2024-05-31 14:17:37
    • 提问者: 未知
    贬值,应该是针对相对通行的美元来说的。1美元 约等于 8元**设贬值后1美元 等于 10元人民币这样一来,国内的进口货本来只要8元(1美元)的东西,现在变成了10元。大家就会有意识地选择便宜的国货。另外,在老外的眼里,本来1美元只能当8块钱用,现在却能当10块钱用了,他们当然就会愿意到**来消费旅游。买**货等,这样会对我国的经济有促动的作用。但是如果人民币贬值太过分,就会导致人民币不值钱,这...
  • 诺贝尔经济学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 2024-05-31 07:38:04
    • 提问者: 未知
    本题已收录至知乎圆桌 »2018 诺贝尔奖巡礼 ,更多「诺贝尔奖」相关话题讨论欢迎关注。相关问题: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
  • 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会有怎样的发展?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 2024-05-31 00:09:34
    • 提问者: 未知
    却让一部分人失业,像服务员,零售等这些以服务业为主的行业的人员面临失业的风险。事物都有两方面,虽然人工智能的...对于未来意识化智能机器人很可能的几大发展趋势,在这里...
  • 金融危机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 2024-05-31 15:18:51
    • 提问者: 未知
    (以下应该能满足阁下求知的“本次的过程”,至于“危机的消除的措施和现象”“预测,分析”,非专家不能为也,专家言论又有多少能信,多少人敢信?同是世界一分子,各人作好本职工作,别学某些美国人搞投机,积极应对吧。。。) 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作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正式拉开帷幕。此后,危机愈演愈烈,大量从事次贷业务的机构相继破产,主要金融机构陆续出现巨额亏损...
  • 经济新常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 2024-05-31 21:11:00
    • 提问者: 未知
    经济新常态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当前,**经济步入新常态。如何看待新常态常态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怎样的挑战?又将迎来哪些机遇?要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就必须将我国经济发展目前所处的新阶段及其所表现出的新特征、需要的新改革等结合起来系统理解。当前的**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了可控、相对平衡的运行区间。在外需疲软、内需回落、房地产调整及深层次结构变动的力量综合作用下,经济下行压...
  • 谈谈交通运输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 2024-05-31 23:39:08
    • 提问者: 未知
    谢邀。首先,我回答一下运输对经济影响的途径: 是的,通过图可以看到,运输对经济的...2、交通条件对 城市功能区 的影响 3、运输对 市场范围 的影响 稍后我会进行详细分析。
  • **加工资给群众生活带来什么影响,是要发行大面额人民币吗?
    • 2024-05-31 14:16:53
    • 提问者: 未知
    人民币经常印刷,把老百姓手里部分财富稀释掉,十年前你想存个百万退休,现在有百万敢退休吗?贬值是每时每刻都发生的,就像cpi,大额这个有一定加速贬值风险,一般情况不...
  • 人口老龄化会给**的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 2024-05-31 08:45:52
    • 提问者: 未知
    那么人口老龄化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其次,老龄化会导致**消费规模萎缩,届时**会有通缩风险,当然老龄化对医疗,护理等相关行业是利好消息,但大部分行业将...
  • 经济危机给普通人带来的影响
    • 2024-05-31 20:31:31
    • 提问者: 未知
    我们老百姓如何应对经机 1.投资:在经济危机期间,你的资产能水就是成功.股市这几年是不碰的,**股市之前的这波超级大牛市纯粹是靠流动性堆砌起来的,而经济基本面,其实在2006年就开始变坏,所以这波牛市赚得狠的都是什么也不懂的傻瓜,当然,最后在6000点或者5400点懂得出来的人不多,其实对有判断力的人来说,6000点或许不好抓,5400点时的见顶迹象就很明显了.所以,a股的泡末之大是超出很多人想...
  • 金融风暴给**的经济,很整给民生带来什么影响?
    • 2024-05-31 01:21:33
    • 提问者: 未知
    1、金融风暴造成银根紧缩、消费锐减、价格下跌 2、产品积压、生产处于停滞状态 3、工人下岗失业 ;农民工返乡(大量出租屋闲置);房地产有有价无市4、积压的产品或过期、变质、失效、报费 5、新产品价格飞涨! 6、高价格有利可图刺激了生产 7、供求关系调整价格;价格反作用于供求关系! 出口行业是重灾区!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