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文化史

爱尔兰 2024-05-17 19:42:00
最佳回答
第一节 文字的孳乳与字体的演变 汉字,是**书法的造型基础,它是以“象形”为本源的符号。关于汉 字的起源,我国古代典籍中有不少记载。古代传说神农见嘉禾八穗而作穗书, 黄帝见景云而作云书,少昊作鸾凤书,帝尧作黾书。穗、云、凤、黾,这都 是象形“远取诸物”的依据。古人用线条勾勒、描绘这些“物”,都有求美 之意。汉字本身就带有“天生丽质”和“遒丽天成”(1)的特点。鲁迅先生说 得好:“写字就是画画”。(2)**文字的书写从一开始就具有美的因素,而 且也透露了书画同源的道理。 何谓书法?简言之,美化文字的艺术就是书法,更确切地说,就是写字 的方法——规律和法则。在我国,“书法”一词,已经沿用了 1000 多年。日 本、**、越南也有书法,是唐代从**传去的。在日本,则称为“书道”。 它与“茶道”、“花道”鼎足而三。如果说,书法原是植根于**的一朵艺 术奇葩,那么,传到东瀛后,经过彼邦人士世世代代耕耘,如今已经绽放出 与**书法相颉颃、相媲美的并蒂莲,实令人赞叹。 汉字书法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六千年前。最早的遗迹要算仰韶文化时期 山东大汶口和西安半坡村的原始符号。(3)自古以来,汉字形体的发展阶段是 按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排列的。而字 体演变的重要手段,则是美化、简化和草化,终极目的是文字规范化。 **的原始文字不像希腊古代的那种表音符号,而是以象形文字为主。 两周国祚长达八百年以上,这是一个金文艺术登峰造极的历史阶段,有名的 “大盂鼎”、“毛公鼎”等铭文就是金文艺术的典型,被人们赞誉为东方书 法的王冠。 埃及的古文字也是象形文字。它的文字产生年代比**更早,**象形 文字的创造则瞠乎其后。但是数千年来,埃及人墨守成规,缺乏把象形文字 美化成书法艺术的催化剂。埃及的美术,特别在雕刻方面尤为显著。埃及人 的宗教思想是追求永恒不变的严格保守主义,如为实用而产生“宗教文字”, 公元前七世纪左右出现了更为简略的“民用文字”字体。 埃及在文字标音化方面也比**更进一步,但其象形文字并没有随时代 而演变,仍然保持着最初的复杂描写性。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简直找不出它 的实用价值,到波特莱玛依奥斯王朝和罗马帝国时代竟成为特权阶级所玩弄 的一种游戏,终于在公元前二百年左右完全成为废字。 其它文明古国的文字,如印度、巴比仑等都没有形成为书法艺术,唯独 **的象形文字是幸运儿! **文字虽称象形文字,但决不是单纯的形态摹绘。**文字的形成与 殷、周、秦时期的美术息息相关。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途夭折。与此相反,中 国书法在汉朝以后的发展则蓬蓬勃勃,日益昌盛,出现了楷书、行书、草书 等字体,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众所周知,书法艺术的产生是同文字的产生分不开的。没有文字,书法 艺术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当然书法艺术也无从产生。但是有了文字, 并不等于有了书法艺术。希腊、埃及、巴比仑、印度等国的情况就是如此。 **书法艺术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独特的工具和独特的土壤。 从文字产生到书法作为一种艺术而独立存在,中间不知经过多少代人的艰苦 探索和辛勤耕耘。汉字的构造规律,**古代有所谓“六书”(即:象形、 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的理论。而这一理论是在甲骨文字形成并 广泛应用之后,才总结出来的。“六书”中的“象形”有如绘画,来自对对 象概括性极大的模拟写实。同时由于象形文字是接近于现实事物的许多笔划 和形体结构,因而也就包含有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商代甲骨文的发现又为书法的产生提供了历史见证。甲骨文本身已经具 备了**书法的三个基本要素:用笔、结字和章法。它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方 式为后世汉字的书法发展奠定了原则和基础。甲骨文虽然错综变化,大小不 一,但每个字都有均衡、对称、稳定的格局。它的字形构造本身就孕育了美 的因素,亦即所谓“天生丽质”或“遒丽天成”,为我国书法奠定了艺术造 型的基础。 同时还应当指出,由于**古文字的创造合乎美的形式规律,所以这种 文字的书写能够发展为书法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代表了民族艺术精髓的伟大艺术。 **书法艺术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启迪了人们的心灵,培育了人们的审 美意趣,“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把人们引导到空灵、飘逸、开阔、深邃 的境界中去。 商代的甲骨文、钟鼎文开创了**书法之先河。周代的钟鼎文的制作又 大有进步,铭文也较长。除钟鼎文外,尚有石刻。石刻中最可宝贵者当推“石 鼓文”,它是从大篆到小篆之间的一种过渡的文字。 人们要问:汉字究竟是谁创造的呢?古代典籍,如:、 、都说“仓颉作书”,有不少学 者不同意此说。事实上,任何书体都是群众在实际运用中创造出来的,而不 是某一个人的功劳。鲁迅在中说得好:“但在社会里,仓颉也 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圆,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 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文字的由来, 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意思是说:文字的“孳乳而寝多”,不是仓颉一 个人所造。郭沫若等人亦持此说。仓颉专研文字学,有整理之功,当不容抹 煞。此后,史**造大篆,李斯造小篆,程邈作隶书,史游作急就章(章草), 王次仲造楷书,情况大抵如此。 秦统一文字,所谓“书同文”,不仅指统一篆书为小篆,而且也统一隶 书。“书同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结束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 态。周朝文字笔画繁多,称大篆,或称**(zhòu)文。秦简化大篆创制小篆, 又整理隶书。文字的简化和改进,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提高。秦小篆、 隶书,基本上属于**书法史上的最初阶段。 秦书有八体,即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可谓诸体粗备,众彩纷呈,文字逐步趋向完善。从汉字书体的演变来看,秦 代是极其重要的一代。 汉承秦绪,且加以发展。汉以隶书为主体,加上草书,开始了有汉一代 书法艺术的发展。由于文字应用日趋频繁,刻石纪功风气大盛,匾额书写和 以书闻名者日众。到了汉代,书法开始作为一种独立艺术而存在。汉代,欣 赏书法蔚然成风。宰相萧何为了一个题额而“覃思三月”,刻意求精,一经 写成,而“观者如流水”,盛况空前。从实用到审美,这是书法艺术史上的 一大飞跃。有汉一代可谓**书法艺术的发轫时代。 书至汉代,诸体屡变,计有七种:即蝌蚪书、**文、小篆、秦隶、八分、 汉隶、款识。篆隶草行外,楷(真书)书已萌芽。 值得提出的是:隶书萌芽于古代,施用于秦朝,定型于两汉之际。文字 学家把隶书的定型化过程称之为“隶变”。隶变是**书法史上划时代的伟 大变革。东汉桓、灵时定型的隶书,成为法度森严的官定标准书体。从秦隶 到汉隶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革时期。在书法源流史上,它上 承前代篆书的规则,下启魏晋南北朝、隋唐真书的风范。同时还开创了草书 一体(先是史游作章草,张芝继之作今草)。人们在书写过程中,为了便捷 省事,出现了简省与连笔的趋向。而简省与连笔的隶书,正是章草的起源, 同时也为今草提供了借鉴。此外,还有瓦当文,印玺文字。后世治印者皆宗 汉印;学书者,多从汉隶起。 我们从秦隶到汉隶的转化过程中可以看到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的辩证 关系。汉隶之兴,在**书法史上有问鼎之势,与秦小篆先后媲美! 东晋时书法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代。从汉字书法发展看,魏晋是完成汉 字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楷书和草书到魏晋已臻成熟。两晋时, 真、行、草三体具备,是**书法史上继汉代“隶变”后又一巨大变革。锺 繇、王羲之是卓越的代表,世称“锺王”,为后世所宗法。锺王开辟了** 书法史上的新时代。尤其是王羲之,更是秦汉以来集大成的书家、当之无愧 的“书圣”。 第二节 独特的艺术与独特的工具 书法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其所以成为独特的艺术有赖于独特的书写 工具。所谓独特的书写工具,主要是指“文房四宝”——笔、砚、纸、墨。 佳作既成,再缀以印章,精心裱装,更是珠联璧合,锦上添花,凡此皆属艺 术客体。 更重要的是艺术的主体——书写者的学识修养、气质和功力。“心者、 帅也”,只有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只有以修养领字,以气质和神韵领字, 才能有珍品问世。 “文房”之名,始于南北朝时期(420—589 年)。当时所谓文房,是指 **典掌文翰之处。唐、宋以降,文房则专指文人书房而言。南唐后主李煜, 雅好文学,收藏甚丰,今见其所藏书画,皆押“建业文房之印”。北宋雍熙 三年(986 年)翰林学士苏易简以笔、砚、纸、墨“为学所资,不可斯须而 阙”,于是撰五卷,分笔谱二卷,砚、纸、墨谱各一卷。由是, 文房有四谱之名。南宋初,叶梦得撰谓“世言徽州有文房四宝”, 故又称,以笔、砚、纸、墨为文房所宝用。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对文房四宝十分珍爱,曾 赋予它们以各种典雅别致的代称,颇多趣闻轶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甚至把 文房四宝人格化,成为他的四位友人,以毛颖指笔,陈玄指墨,陶泓指砚, 褚先生指纸,可见他对书法艺术和文房四宝是多么一往情深。 今就四宝分述如下: 笔—— 笔,始于何时?传说秦将蒙恬造笔。其实,在秦以前就已经出现笔。据 记载,庄子就曾经描述过画工们的“舐笔和墨”;孔子作,“绝笔 于获麟”,“笔则笔,削则削”。 制笔的方法,是逐步发展的。由用石墨的枣心笔(笔毛中带核,如同枣 核,故名),进步到无心的散卓笔。 制笔的材料大体上是动物的毛和削尖的植物尖两种。用削尖的植物制笔 有所谓的“茅龙笔”(又名仙茅笔),现今广东还有,称“竹丝笔”,从南 宋起就有人使用了。植物制笔,用途狭,出品少,作用不大。 动物毛制笔,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硬的,用兔毫(即紫毫)、鹿毫、 鼠须、猪鬃、狼毫等;一种是软的,用羊毛、青羊毛、西北黄羊毛、鸡毛等。 软硬合制者称“兼毫”,作用不大。笔杆用竹、木、象牙等为之。 一支好笔,须具备“尖、齐、圆、健”四个条件,人们称之为“笔之四 德”,(6)其特点在于运笔酣畅,来去自然,便于书写或绘画。具体说来: 尖—锋颖尖锐,形如毛锥; 齐—十分平齐,无参差之状,保证落笔泼墨时万毫齐发,骨肉停匀而丰 满; 圆—四周簇聚饱满,无凸凹之状,笔头圆满,四面当锋如意。 健—劲健有力,弹性幅度适宜。 中曾这样赞美一支好笔:“心性硬,覆毛薄,尖似锥,齐似凿”。 东晋时,王羲之盛赞宣州陈氏笔。唐宋时,宣州诸葛氏笔为世所重。 历代各地名笔迭出,争奇斗妍,有长沙楚笔、云梦秦笔,江陵汉笔、武 威汉笔等。南宋以后,浙江吴兴(元代属湖州路)制笔,尤为著名。元时赵 松雪(孟頫)书,钱舜举画,冯应科笔,有“吴兴三绝”之称。(7)冯氏制笔 乃笔中奇珍。制作精良的“湖笔”是由于出产在湖州而得名,湖州的善琏、 荃仁、石棕一带,农民在耕作之余,都能制笔。湖州的笔庄以王一品最负盛 名,从清乾隆六年(1741 年)创建起,迄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湖 笔争传一品王”,向来为书家所喜爱。 墨—— 墨的起源,至少不晚于殷商时代。1930 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发现“居延 笔”的地方,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木炭,古人拿来磨了当墨使。晋朝人陆云写 给他哥哥陆机的信中就提到“曹公(曹操)藏石墨数十万斤”。 引《荆州记》、《新安郡记》、《广州记》等古籍中均有关于石墨的记载。 汉代还有以松烟、油烟为原料而制成的两种墨,松烟墨用松木烧烟,墨 色浓黑。油烟墨用桐油烧烟,墨色光洁。皆以质地细腻、胶轻、味香、色泽 浓黑泛紫光者为上品。 墨分五彩:干、湿、浓、淡、枯。善于用墨的书法家以不同的色彩、不 4楼同时还应当指出,由于**古文字的创造合乎美的形式规律,所以这种 文字的书写能够发展为书法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代表了民族艺术精髓的伟大艺术。 **书法艺术以其净化了的线条美启迪了人们的心灵,培育了人们的审 美意趣,“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把人们引导到空灵、飘逸、开阔、深邃 的境界中去。 商代的甲骨文、钟鼎文开创了**书法之先河。周代的钟鼎文的制作又 大有进步,铭文也较长。除钟鼎文外,尚有石刻。石刻中最可宝贵者当推“石 鼓文”,它是从大篆到小篆之间的一种过渡的文字。 人们要问:汉字究竟是谁创造的呢?古代典籍,如:《韩非子??五蠹篇》、 《吕氏春秋??君守篇》、《淮南子??本经训》都说“仓颉作书”,有不少学 者不同意此说。事实上,任何书体都是群众在实际运用中创造出来的,而不 是某一个人的功劳。鲁迅在《门外文谈》中说得好:“但在社会里,仓颉也 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圆,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 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文字的由来, 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意思是说:文字的“孳乳而寝多”,不是仓颉一 个人所造。郭沫若等人亦持此说。仓颉专研文字学,有整理之功,当不容抹 煞。此后,史**造大篆,李斯造小篆,程邈作隶书,史游作急就章(章草), 王次仲造楷书,情况大抵如此。 秦统一文字,所谓“书同文”,不仅指统一篆书为小篆,而且也统一隶 书。“书同文”对后世影响很大,结束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 态。周朝文字笔画繁多,称大篆,或称**(zhòu)文。秦简化大篆创制小篆, 又整理隶书。文字的简化和改进,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提高。秦小篆、 隶书,基本上属于**书法史上的最初阶段。 秦书有八体,即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 可谓诸体粗备,众彩纷呈,文字逐步趋向完善。从汉字书体的演变来看,秦 代是极其重要的一代。 汉承秦绪,且加以发展。汉以隶书为主体,加上草书,开始了有汉一代 书法艺术的发展。由于文字应用日趋频繁,刻石纪功风气大盛,匾额书写和 以书闻名者日众。到了汉代,书法开始作为一种独立艺术而存在。汉代,欣 赏书法蔚然成风。宰相萧何为了一个题额而“覃思三月”,刻意求精,一经 写成,而“观者如流水”,盛况空前。从实用到审美,这是书法艺术史上的 一大飞跃。有汉一代可谓**书法艺术的发轫时代。 书至汉代,诸体屡变,计有七种:即蝌蚪书、**文、小篆、秦隶、八分、 汉隶、款识。篆隶草行外,楷(真书)书已萌芽。 值得提出的是:隶书萌芽于古代,施用于秦朝,定型于两汉之际。文字 学家把隶书的定型化过程称之为“隶变”。隶变是**书法史上划时代的伟 大变革。东汉桓、灵时定型的隶书,成为法度森严的官定标准书体。从秦隶 到汉隶是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革时期。在书法源流史上,它上 承前代篆书的规则,下启魏晋南北朝、隋唐真书的风范。同时还开创了草书 一体(先是史游作章草,张芝继之作今草)。人们在书写过程中,为了便捷 省事,出现了简省与连笔的趋向。而简省与连笔的隶书,正是章草的起源, 同时也为今草提供了借鉴。此外,还有瓦当文,印玺文字。后世治印者皆宗 汉印;学书者,多从汉隶起。 我们从秦隶到汉隶的转化过程中可以看到书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的辩证 关系。汉隶之兴,在**书法史上有问鼎之势,与秦小篆先后媲美! 东晋时书法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时代。从汉字书法发展看,魏晋是完成汉 字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楷书和草书到魏晋已臻成熟。两晋时, 真、行、草三体具备,是**书法史上继汉代“隶变”后又一巨大变革。锺 繇、王羲之是卓越的代表,世称“锺王”,为后世所宗法。锺王开辟了** 书法史上的新时代。尤其是王羲之,更是秦汉以来集大成的书家、当之无愧 的“书圣”。 2006-4-4 14:00 回复 某粽王 5位粉丝 6楼第二节 独特的艺术与独特的工具 书法艺术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其所以成为独特的艺术有赖于独特的书写 工具。所谓独特的书写工具,主要是指“文房四宝”——笔、砚、纸、墨。 佳作既成,再缀以印章,精心裱装,更是珠联璧合,锦上添花,凡此皆属艺 术客体。 更重要的是艺术的主体——书写者的学识修养、气质和功力。“心者、 帅也”,只有匠心独运、惨淡经营,只有以修养领字,以气质和神韵领字, 才能有珍品问世。 “文房”之名,始于南北朝时期(420—589 年)。当时所谓文房,是指 **典掌文翰之处。唐、宋以降,文房则专指文人书房而言。南唐后主李煜, 雅好文学,收藏甚丰,今见其所藏书画,皆押“建业文房之印”。北宋雍熙 三年(986 年)翰林学士苏易简以笔、砚、纸、墨“为学所资,不可斯须而 阙”,于是撰《文房四谱》五卷,分笔谱二卷,砚、纸、墨谱各一卷。由是, 文房有四谱之名。南宋初,叶梦得撰《避暑录话》谓“世言徽州有文房四宝”, 故《文房四谱》又称《文房四宝谱》,以笔、砚、纸、墨为文房所宝用。 古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古人对文房四宝十分珍爱,曾 赋予它们以各种典雅别致的代称,颇多趣闻轶事。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甚至把 文房四宝人格化,成为他的四位友人,以毛颖指笔,陈玄指墨,陶泓指砚, 褚先生指纸,可见他对书法艺术和文房四宝是多么一往情深。 今就四宝分述如下: 笔—— 笔,始于何时?传说秦将蒙恬造笔。其实,在秦以前就已经出现笔。据 记载,庄子就曾经描述过画工们的“舐笔和墨”;孔子作《春秋》,“绝笔 于获麟”,“笔则笔,削则削”。 制笔的方法,是逐步发展的。由用石墨的枣心笔(笔毛中带核,如同枣 核,故名),进步到无心的散卓笔。 制笔的材料大体上是动物的毛和削尖的植物尖两种。用削尖的植物制笔 有所谓的“茅龙笔”(又名仙茅笔),现今广东还有,称“竹丝笔”,从南 宋起就有人使用了。植物制笔,用途狭,出品少,作用不大。 动物毛制笔,大体上分两种。一种是硬的,用兔毫(即紫毫)、鹿毫、 鼠须、猪鬃、狼毫等;一种是软的,用羊毛、青羊毛、西北黄羊毛、鸡毛等。 软硬合制者称“兼毫”,作用不大。笔杆用竹、木、象牙等为之。 一支好笔,须具备“尖、齐、圆、健”四个条件,人们称之为“笔之四 德”,(6)其特点在于运笔酣畅,来去自然,便于书写或绘画。具体说来: 尖—锋颖尖锐,形如毛锥; 齐—十分平齐,无参差之状,保证落笔泼墨时万毫齐发,骨肉停匀而丰 满; 圆—四周簇聚饱满,无凸凹之状,笔头圆满,四面当锋如意。 健—劲健有力,弹性幅度适宜。 《笔偈》中曾这样赞美一支好笔:“心性硬,覆毛薄,尖似锥,齐似凿”。 东晋时,王羲之盛赞宣州陈氏笔。唐宋时,宣州诸葛氏笔为世所重。 历代各地名笔迭出,争奇斗妍,有长沙楚笔、云梦秦笔,江陵汉笔、武 威汉笔等。南宋以后,浙江吴兴(元代属湖州路)制笔,尤为著名。元时赵 松雪(孟頫)书,钱舜举画,冯应科笔,有“吴兴三绝”之称。(7)冯氏制笔 乃笔中奇珍。制作精良的“湖笔”是由于出产在湖州而得名,湖州的善琏、 荃仁、石棕一带,农民在耕作之余,都能制笔。湖州的笔庄以王一品最负盛 名,从清乾隆六年(1741 年)创建起,迄今已有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湖 笔争传一品王”,向来为书家所喜爱。 墨—— 墨的起源,至少不晚于殷商时代。1930 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发现“居延 笔”的地方,同时还发现了一些木炭,古人拿来磨了当墨使。晋朝人陆云写 给他哥哥陆机的信中就提到“曹公(曹操)藏石墨数十万斤”。《水经注》 引《荆州记》、《新安郡记》、《广州记》等古籍中均有关于石墨的记载。 汉代还有以松烟、油烟为原料而制成的两种墨,松烟墨用松木烧烟,墨 色浓黑。油烟墨用桐油烧烟,墨色光洁。皆以质地细腻、胶轻、味香、色泽 浓黑泛紫光者为上品。 墨分五彩:干、湿、浓、淡、枯。善于用墨的书法家以不同的色彩、不 2006-4-4 14:00 回复 某粽王 5位粉丝 7楼同的层次,写出富有鲜明节奏感的书法作品,因而产生不伺的艺术效果。 古人把神话传说中的墨精称为龙宾。事本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中的 这样一则故事:唐玄宗御案上有墨。有一天,玄宗看见墨上有一个小道士如 蝇而行,当即叱之。小道士呼万岁,自称是“墨精”。并说凡世人有文者, 其墨上皆有龙宾。以后龙宾就成为墨之代称。玄宗御墨是用油烟入脑麝金簿 (即龙香剂)制成的。 安徽歙县,旧属徽州,故所产之墨名徽墨。明万历年间徽墨尤负盛名。 墨之在万历,犹诗之在盛唐,造化奥妙,不可名状。 墨分五彩,在黑白对比中,于无色中产生有色的感觉。黑与白是无色系 的两种基本色,在缤纷的色彩世界里本来就占有较独特的位置。黑色使人有 严正、庄重、肃穆之感。白色,给人以光明与幽静之感。黑与白巧妙的结合 永具魅力。黑色虽极简单,但富于表现力。清代石涛说:“黑团团里墨团团, 黑墨团中天地宽”。道出了黑色的奥秘和丰富的内涵。苏轼诗:“黑云翻墨 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道出了黑白的强烈对比和山态船姿。**画既 有金碧山水,也有黑白山水。**诗文讲究“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书法 作品遵循计白当黑的法则,而朴素之极的黑白二色也正是这种返朴归真,趋 于平淡的美。墨分五彩,在具有晕染效果和不同层次的宣纸上大放异彩。而 黑白的强烈对比所产生的奇妙的书法形象,则使人叹为观止。 纸—— 纸是**四大发明之一。古代没有纸,在甲骨、竹简上刻写,在缣帛上 写画。汉代曾以“幡”纸代简。幡,即“幅”。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进一 步提高了造纸技术。 纸,又称“麦光”。古时,还称纸为“滑砥方絮”,比喻纸的平滑洁白, 颇为别致。汉末,左伯(字子邑)所造的纸,“妍妙辉光”。晋时,纸有南 北之别。北纸用横帘造,故纸纹横;南纸用竖纹造,故纸纹竖。晋朝人葛洪, 家贫不易得纸,抄书都是两面写。今敦煌所藏经卷,有许多是两面写的。陆 机所书《平复帖》用的是西晋纸。唐代制纸,又有所进展,用黄檗(柏)染 纸。“硬黄”纸,极为光泽,可以辟蠹。南唐后主文房所传下的好纸“澄心 堂”纸,实沿宣纸之制。宋代以降,由于名贵纸稀少,故多仿制。 纸,因产地、种类、品名、制作而异。宣纸,或谓“泾县纸”,以皖南 青檀树皮及沙田稻草为主要原料,经过多种工序精制而成,不蛀不腐,搓折 无损。薄软轻韧,润墨性强。此外,还有麻纸、楮纸、蚕茧纸、帘纹纸、染 潢纸等。陆机《平复帖》为传世最早之麻纸法书。今日本正仓院遗存之白麻 纸、色麻纸甚多,皆盛唐时所制。书家亦有在绫、绢上写字者。 砚—— 当今可以看到的最古的砚是 1975 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发现的 石砚,属于战国晚期之物,汉代已有陶砚。砚的材料,唐以后多用端溪石和 歙石。实际上,凡能发墨的都是好砚。除端砚、歙砚外,其它如:青州、唐 州、温州、潭州、归州、苏州、夔州、过溪、庐山,洮河等地均有名砚问世。 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有河北易县的易水砚。易水砚最初产生于唐代,迄 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制作精美、古朴,质地优异,驰名中外,可谓后来居 上。 四宝之外,笔有笔筒,砚有砚匣,纸有卷桶,墨有墨床,至于水丞、笔 架、笔洗、臂阁、图章、印泥、镇尺、裁刀、绫绢(装裱)之类,既为文房 所用,应与四宝同珍。 我们说,书法是独特的艺术,又是综合的艺术,其道理在此。所谓“综 合”,另有深义,即不只是工具名目繁多,而且指书家应有深厚的学养、精 湛的书艺、高尚的情操、扎实的功底等多方面的“综合”的才能。 独特的艺术与独特的工具相结合(工具是为艺术服务的),在这个艺术 领域内,书家神完气足,笔酣墨饱,挥洒自如,独擅胜场,或气势磅礴,或 蕴藉风流,或纵横驰骋,或龙腾虎跃,书写出传之千古的神品、妙品和能品, (8)供后人赞赏观摩,为我国的文化宝库增添了无比丰富的内容。 附带介绍一下,伴随着**文化的传播,**的书法艺术和文房四宝及 20210311
汇率兑换计算器

类似问答
  • **历史文化遗产作文
    • 2024-05-17 15:12:23
    • 提问者: 未知
    秦始皇陵作为我国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其价值无可估量。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历史文化遗产作文,希望大家有所收获。**历史文化遗产作文1 我国古代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如...
  • 历史文化散文
    • 2024-05-17 05:27:36
    • 提问者: 未知
    1.陈所巨《烟雨桃花潭》  [选段:他是那样的认真,那样地感恩,那样地脚踏实地地感受着真实的人间烟火。所以他才真实地体味了桃花潭和汪伦对于他的比桃花潭水更深的真情。我总以为,青年李白与老年李白是迥然有异的两个人,就像迥然有异的石头和水。岁月太能改变一个人,而且是从外到里深刻的改变。有谁能风流倜傥一辈子?]  2.高鹏 《与历史亲近的时刻 》  [选段:我知道,我正在亲近**,正在亲近一部浩浩渺渺的...
  • 《**大历史》读书笔记
    • 2024-05-17 01:12:02
    • 提问者: 未知
    第一,是什么让华夏古文明延续到现在而没有**?1、家族组织与社会...**既无从以累进税率抽税,通常的情形便是税收短绌,再则又要对贫弱无靠的人民周济,也连带受牵累。...
  • 祖国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 2024-05-17 21:56:28
    • 提问者: 未知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 《**大历史》读书笔记
    • 2024-05-17 23:04:38
    • 提问者: 未知
    读史读得人百感交集,时而心潮澎湃慷慨激昂,时而怅然若失默默无语。一些大事件,揽得...一来知识积淀当是慢慢打开了眼界和胸怀的,穿越今古,跨越民族,交汇智慧,拓展思想。...
  • **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哪些?
    • 2024-05-17 14:15:50
    • 提问者: 未知
    一、万里长城是最值得**骄傲的文化遗产二、敦煌莫高窟是**最精彩的文化遗产
  • **历史上的文化现象有哪些?
    • 2024-05-17 09:40:20
    • 提问者: 未知
    有百花齐放有
  • **历史和**文化的关系
    • 2024-05-17 05:11:48
    • 提问者: 未知
    世界文化有四个大的体系:欧洲文化、**文化、古印度文化、**伯文化。欧洲文化即**教文化,**文化以儒家兼合佛道和****为主要特点。如果把四种文化体系看作四个公司,谁对人的生活和发展经营的更好呢?明显是**教文化。**教文化最有生命力,其他文化虽不会消亡,但世界最终将是以**教文化为主的世界,因为**教文化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未来。这里我们阐述**文化和欧洲文化在对待历史和未来问题上的不同:**文化...
  • 遂川古代书院**文化留下了什么?
    • 2024-05-17 00:08:52
    • 提问者: 未知
    遂川古称龙泉,土地自古“序庠相望,弦诵相闻文献名邦才辈出。自宋至清川先后建有书院40所,其中宋代6所、明代2所、清代32所。书院,是遂川历史上璀璨千年的明珠,其历史作用值得大书详载。作为民间教育机构的书院在遂川产生于北宋,并在宋代跃居全省书院发展先进行列。据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载:“宋初江西的书院建设发展较快,在整个北宋时期,全省构建书院39所。”这一时期遂川书院就有四所:新兴书院,云冈书院...
  • 中西文化复兴的历史条件
    • 2024-05-17 19:47:14
    • 提问者: 未知
    文化资源转变为经济优势,精神文化转化成物质财富,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文化,迎来黄金发展期  谁早进行改革谁就早发展,谁先进入市场谁就先受益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气象,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  文化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紧扣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转变**职能这四个关键环节全面推进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  转企改制,重塑市场主体的关键所在。不下决心把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硬壳砸掉...
汇率兑换计算器

热门推荐
热门问答
最新问答
推荐问答
新手帮助
常见问题
房贷计算器-九子财经 | 备案号: 桂ICP备19010581号-1 商务联系 企鹅:2790-680461

特别声明:本网为公益网站,人人都可发布,所有内容为会员自行上传发布",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内容有该作者著作权或违规内容,请联系我们清空删除。